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19-05-24 10:03

学校领导

 

校党委书记王汉青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文格波
校党委副书记罗成翼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移谋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丁德馨
副校长龚学余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阳小华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升学
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熊哲琰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唐振平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姜志胜

正校级督导员

邹长城

正校级督导员赵红

 

总会计师陈国民
校长助理罗志刚
校长助理周剑良

                                                                                                

学校简介

 

南华大学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成立于1958年的全日制公立综合性大学。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核工业部的中南工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与原隶属湖南省的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衡阳市市区,占地面积3000亩。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招生,并招收外国留学生。现有在校学生370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3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名。

学校现有工学、医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5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7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资格。

学校设有26个教学院部,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21所协作型附属医院;有30个国家级特色、国家国防重点、国防紧缺、省级特色专业;有 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1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7个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验室,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10省级实践教学中心;有200余个稳定的综合性实习基地,其中2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创新基地,24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名(不含附属医院),其中教授350名,副教授800名;有14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8名,有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220名;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

学校设有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学校设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基地、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77个科研机构,4个国家级技术支持平台,10个国家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5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省社科研究基地,58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学科)。附属医院拥有国家级专科(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学科)43个。

学校成立了由省部政府机构、核工业四大央企、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三甲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董事会;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内外100多所院校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师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有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两个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400余万册,是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联盟单位;网络资源丰富,有线、无线网络覆盖校园。

学校主办有《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等学术期刊。

57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16余万名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了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省部级领导、大型企业负责人为代表的学界巨子、政界精英、行业领军人物;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和军队、国防工业、核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大都已成长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突出贡献奖。

 

 

 

?xml:namespace>

周边环境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因居中国著名五岳之一——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雅称“雁城”,素有“寰中佳丽”之美誉。衡阳市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城镇。隋开皇九年(公元589)设衡州府,形成行政、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此后,先后设立郡、州、路、府、道等行政建制。1942年1月1日设立衡阳市。现辖5县2市5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8.9万。


 衡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东汉时期, 耒阳人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名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宋太宗至道三年,衡阳人李士真创建石鼓书院,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明末清初,衡阳人王夫之(号船山)号称一代理学宗师,被尊为湖湘文化的源头。
 衡阳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扼两广,锁荆吴”,地处南北要冲,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地,历为湘南重镇。京广、湘桂铁路交汇市区;107、322国道和京珠、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主要河流湘江、耒水、蒸水、米水,可四季通航,还有2 个机场可供航空之便。现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


 衡阳资源丰富,堪称“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鱼米之乡”和“旅游圣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金、银、铜、铁、铅、锌、煤、岩盐、高岭土、钠长石等60 多种,其中钠长石储量居亚洲之首,硼砂为华南独有,高岭土名列全国前茅,岩盐为华南之冠。衡阳市是全国商品粮、猪、鱼、油重点生产基地,其优质米、活大猪、黄花菜、湘黄鸡、湖之酒、云雾茶、龙须草席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久负盛名。南岳衡山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佛道同尊共荣于一山的宗教文化为我国宗教一绝。山中风景绮丽,集"秀、深、幽、险、古"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揽胜、探奇、度假、避暑、观光和朝山拜佛、求寿求财的圣地;近几年,衡阳市先后成功地举办了耒阳蔡伦科技发明节和中国南岳衡山寿文化节,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 1984年,衡阳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6个中等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之一,1988年,国务院又批准衡阳为湘南改革过渡试验区。近年来,湖南省又把衡阳市列为全省"一点一线"重点发展地区。几次大的机遇,促进了衡阳市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6.4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总收入18.3亿元,增长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5%。一是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63万个,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346个。主要包括煤炭、冶金、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行业,门类比较齐全,其中冶金、机械、化工、医药、轻工等是全市工业的支柱产业。拥有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紫光生物古汉集团、衡阳钢管有限公司、水口山矿务局等大型企业26个。有铅、锌、铜、锡、超高压变压器、牙轮钻机、无缝钢管、古汉养生精、季戊四醇等120多种工业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二是农业区域特色正在形成。农业发展走"以示范区为轴心建基地,以基地为依托深加工,以加工为突破树特色"的路子。全市现有初具规模的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示范区9个。主要农产品有粮、油、牲猪、黄花菜、香芋、草席、茶叶、湘黄鸡、竹木等,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315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5家.拥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大市场21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4个。祁东县黄花集团是全国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三是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衡阳市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市区非农业人口80万。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开始启动,拆除城市违法违章建筑20余万平方米。一批"敞口、拓城、秀内、扩能"的重点工程已经竣工或正在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向国家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冲刺。四是经济开放度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外贸出口品种达120多种,出口国家和地区达80多个。2001年,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增长36.8%。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快速发展,每年到位外资1亿美元左右。
 进入新世纪,衡阳市确立了“主题是发展,主攻是工业”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把衡阳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通讯地址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常胜西路28号

联系电话

0734-828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