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民主办学,依法治院。学院走教学为本、学科带动、科技振兴、人才保障、理工结合、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建立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开拓前进,建设强大的理科,更好地服务于水电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42人,博士3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6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湖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151”人才13人。现有在读本科生、研究生1300余人。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系、公共数学教学部、电子信息系。"应用数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为校级重点学科。拥有近代物理、应用数学两个校级研究所,凝聚态物理、3S技术与软件工程、非线性复杂系统、基础数学和光电技术等五个院级研究所。学院现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物理学(太阳能及应用方向)、核工程与核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共七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两个硕士点。2006年,"物理学"被确定为立项建设的一级硕士学位点,"运筹学与控制论"被确定为立项建设的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拥有一个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教师近三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参与9项;主持省部级项目9项,其中包含省级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项;主持厅局级项目近40项,其中省教育厅杰出人才项目1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5项。近三年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近100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学院除了承担本院专业课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全校本科及研究生涉及数学、物理两大类公共课的教学任务。2005年,《高等数学》课程被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被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大学物理》、《高等代数》、《电磁学》等一批课程被批准为校级在建精品课程、校级优质课程。2009年,《地方综合性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近几年来,与美国Oregon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美国南达科达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开展了广泛交流合作。学院秉承“求索”校训,建设“求是、笃行、敬业、乐群”的学院文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三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就业率大幅增长。2010年,毕业生签约率为75.8%,就业率为98%;截止2011年6月10日,2011届毕业生签约率为81.8%,就业率为94.8%,不少学子进入了中国电信、格力、富士康、日月光、金蝶软件、深圳芒果网、重庆玖龙、浙江三花汽车等知名企业,部分学生进入政府机关。学生考研录取率为30%左右,近六成学生进入中科院、985或211高校深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有4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在“挑战杯”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获国家级奖14项,省级奖31项。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由理学院教练组指导的三峡大学学子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湖北省奖18项,总成绩在全国与北大并列第八,在湖北省与武汉大学并列第一。学院研究生有30余篇论文被SCI、EI检索。学院先后培养了以“全国三好学生”沈国辉、“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胡海、“湖北省优秀资教生”与“宜昌市十大新闻人物”段登潮、“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与“三峡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吴超燕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政府、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一大批优秀骨干,美誉度得到社会的认可。(数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6月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