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一)历史沿革音乐学系筹建于1997年10月,1998年开始招生。其前身为音乐理论教研室(1979年始),负责全院的所有史论公共课,其时所开的课程主要有:外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艺术概论、中国民歌、音乐美学、音乐名作、音乐文学等。教研室成员先后有:崔其焜、关伯基、张文倩、陈荣喜、许树坚、赵婉洁、赵雅瑶、汪波、陈维伦、王润秋、罗小平、黄虹、吴丽玲、邓希路、胥远帆、汪红珺等老师。1995年,教研室悉数并入音乐研究所,所长为:罗小平;副所长:周广平、何平;党支部书记为:汪波;秘书:汪红珺、陈宏。除了研究所原有的成员(赵宋光、陈天国、罗德栽、陈安华)外,还先后增加了闫笑雨、潘澜(2000年调离)、刘大坚、尚红、周凯模等老师。所内教师依然承担全院的史论类公共课。1998年,音乐学系从研究所中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至今。主要人员几乎都来自原来的音乐理论教研室,后来又增加了年轻一代新教师(均为硕士)。第一届系主任:何平(2004年7月调离);系秘书:陈宏。2004年7月,由邓希路以副主任职衔继任;2005年9月,幸祝香出任党支部书记。下设四个研究室:1.音乐史学教研室;2.民族音乐教研室;3.技术理论教研室;4.哲学—文学教研室。目前系里从教与管理人员共29名:赵宋光、陈天国、幸祝香、罗小平、吴丽玲、黄虹、邓希路、闫笑雨、刘大坚、周凯模、王少明、彭莉佳、周广平、邹洪明、尚红、王沥沥、章俊、陈宏、艾福华、黄蕾、张卓、吴志武、黎敏、郑敏、高飞胜、藿橡楠、刘彤文、程亚鹏。谢泽慧老师2007年9月调至现代音乐系工作。(二)学科现状作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音乐学系在目前广东省各音乐教育机构中音乐学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学术水平、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处于领先的地位。1.学科结构目前,音乐学系所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已覆盖了音乐学的所有基本学科,计有:历史音乐学(含: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戏曲与曲艺、音乐人类学、音乐形态学、音乐社会学、音乐阐释学等学科。2.教学队伍(1)人员结构年龄结构:在26位教学人员中,60岁以上3名;50岁以上5名;40岁以上5名;30岁以上8名;30岁以下3名。职称结构:教授/研究员8名;副教授5名;讲师/助研7名;助教6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学历结构:博士2名;硕士12名;学士12。学缘结构:星海音乐学院6名;中央音乐学院3名;湖南师大2名;武汉大学1名;中山大学1名;上海音乐学院1名;香港中文大学1名;北师大1名;武汉音乐学院3名、西安音乐学院1名;华南师范大学1名。以上所有人员都在本院固定编制之中,此外还有两位外聘教授:卓仁祥(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博士);费邓洪(广东现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2)学科带头人及主讲教师业绩从专业要求来看,这些人员配备大致覆盖了这一专业的所有主要学科。同时,这些专业人员都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有十分深厚的积累,并展现出颇为丰富而又引人注目的成就,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与较好的学术地位。多学科与跨学科赵宋光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学者,其研究领域包括有:哲学、美学、数学、音乐美学、音乐形态学、律学、民族音乐学。先后历任: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律学会会长、中国民族音乐学学会理事等全国性学术社团的重要职务。在国内享有盛誉。音乐美学在全国专业音乐院校范围内,音乐美学作为一门专业课,我院是继中央音乐学院之后,于1984年由罗小平教授接踵开出的,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这也说明这一学科在我们院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程。作为这方面的专家罗小平教授在国内享有盛誉,先后在专业核心刊物及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8本。此外,后来加入这一研究领域的还有王少明教授与邓希路副教授。其中王少明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并以他哲学专业之长,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学科的教研力量,也为这学科的研究拓展出新的学术视野。近年来,他着力于从现象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音乐学学科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学术见解,并在核心刊物上连续发表论文,也很快引起了音乐美学界的关注。民族音乐学在民族音乐学领域,尤其是岭南音乐研究方面,本专业有较强的研究历史与研究实力。首先,赵宋光教授早在50年代末就开始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着力于民族和声理论的探索。此后,80年代初又致力于建立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学科建立,并在国内多所专业院校讲学。陈天国研究员40多年来,一直从事潮州音乐历史文本的收集与研究工作,其个人所拥有的研究材料在国内无疑首屈一指。在占有充足材料的基础上,他进行了各种分类研究,并先后出版了十数种研究专著,成为国内这方面无可比拟的专家。他还从泰国寻回了早已失传多时的广府板佛乐,为拯救中国传统音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沥沥老师,自本科到研究生阶段连续8年对江西地区的民间音乐与民间戏曲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完成了硕士论文《赣剧两路高腔唱腔音乐比较及其源流分析》,并先后发表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一本。音乐人类学周凯模研究员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自1985年在上音选修“比教音乐学”开始,二十余年出版专著三部、合著三部、论文数十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二十二篇。早年研究云南音乐、中国传统仪式音乐,近九年致力于岭南音乐研究:1998年承担和完成了省级项目“客家音乐文化研究”;作为当时研究部主任,1999年提出了本院“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和“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构想,组织完成了展览馆首批资料收集整理,使其学院顺利建成该馆;2005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在展览馆基础上又设计了省级重点项目《岭南传统音乐资源在当代高校的转换》获省高教厅批准立项;2006年继续为展览馆争取到香港民族音乐学家曹本冶教授的个人收藏资料两千余件(部)的捐赠,丰富了馆藏基本建设。最近个人相继出版和完成了“广东排瑶‘仪式音声’研究”成果近30万字,为本院在传统丰厚的三大乐种研究成果之上,增加了新领域的岭南音乐研究成果。该成果结合音乐人类学宏观学科理论建设的思考,在本院教学中发挥着一定作用。音乐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研究,我们起步较早,在国内曾一度处于领先的地位。早在1986年,罗小平与黄虹教授已出版了专著《音乐心理学》,继而又出版了译著《外国音乐心理学荟萃》。其中《音乐心理学》作为一本教科书,被国内其他专业教育机构所采用,并重版多次。最近,该书还应上海音乐出版社之邀进行修订再版。2003年,她们又与其他同事合作出版了《音乐教育心理学》一书。除此之外,两位教授还先后在核心刊物与省级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十多篇。目前,两位教授分别被推选为“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的副会长与理事。其中,黄虹教授在20年间一直注重调查与实验工作,先后走访的大学、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十多家,并建立了一系列有相对固定性的研究试验点。这不但对个人研究,还对实际教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场所。最近,学院又建立了音乐心理学实验室。此外,刚到本系的硕士毕业生张卓,近几年来致力于音乐的时间心理研究,并完成了高水平的硕士毕业论文《影响音乐听觉时距判断的主客体因素》,为音乐心理学界同仁所关注。西方音乐史学这也是我们专业较为成熟的一个研究学科,我们学院从60年代开始就有前辈学者投入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如关伯基教授曾长期致力于匈牙利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的专项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十多篇,同时还出版了相关的专著与译著。80年代后期由黄虹、许树坚教授接上,90年代后期又加入了邓希路、周广平教授。围绕这一学科的教学,他们先后增设了交响音乐体裁与名作、西方歌剧、20世纪西方音乐等配套课程。20年来,他们先后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此外,他们还十分注重各种研究文本的收集,除图书馆之外,各自收集的唱片4000多张,影像资料2000多张,总括西方音乐文化史从中世纪到20世纪末所有重要体裁的经典作品。此外,还有相关西方艺术文化史方面的书籍万册。黄、邓两人均被推选为中国“西方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史学这一学科的教研力量在近年的人才引进中得以加强,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引入,使这学科在我院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古代史范畴,除了吴丽玲,刘大坚、尚红等原有的教师之外,最近又加入了吴志武。吴志武最近五年来一直致力于《九宫大成》的研究,并完成了40万字的博士论文。科学发声与嗓音保健近十年来彭莉佳老师一直致力于科学发声与嗓子保健这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的专著有:《发声常识与嗓音保健》、《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这项研究深得国内同行的关注与肯定,几年来还应邀在全国数十所大学中举办讲座或开设系列课程。研究基地与研究项目就音乐学各专业,我们还建立了以岭南音乐为主导的研究基地。该基地主要立足于本院在编的音乐学专业教研力量,同时也增聘一些院外专家。目前,我们承接的研究项目有:1.冼星海研究;2.岭南音乐研究。冼星海研究的常设机构安置在沙河校区冼星海纪念馆中,而岭南音乐研究则安置在沙河校区岭南音乐博物馆中。关于岭南音乐研究,我们一向有固定的研究指向,其中包括:1.广东音乐研究,为此我们还设有“余其伟广东音乐研究中心”。2.客家山歌与汉乐研究。3.潮州音乐研究。以上几项研究我们还邀请民乐系的有关专家参与,因而使得这项研究具有十分雄厚的力量。此外,在音乐心理学研究上,我们还与广东中医药学会的有关专家合作,研究领域正在向音乐治疗方面拓展。再就是我们还承担了国家级的《高中艺术》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工作,其中包括4个模块,即:1.音乐的情感表现(以完成,并出版);2.生活中的音乐;3.音乐与文化;4.音乐与科学(与广州大学音乐学院合作)。3.学生状况目前本系在读学生分四个年级,总人数97人,其中2004级21人;2005级20人;2006级19人;2007级34人;延长学制3人。近三年报考本系的学生,每年总在200人左右。二、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音乐学专业的办学,定位在培养具有音乐学各主要学科的系统知识、基本学术素养,并掌握相应音乐表演技能的一般应用型人才与一定比例的研究型专业人才。完成这一系统学业的学生,将能适应专业研究部门、高等或中等专业院校及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广播电视、出版机构、文化机关、文艺行业的组织管理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工作。同时,也为那些有志于进入更高学业阶段的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校学生的学业,主要涉及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音乐学各主要学科的系统知识、学术理论与治学方法、各种文体的写作、社会调查等方面。在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浏览中外音乐文化遗产的同时,着重发展学生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学术能力与表达能力。此外,为适应社会文化工作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要,还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应对日后工作时所必需的,诸如: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拓展能力、社交与协调能力。1.主要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第一学年:乐理、视唱练耳、钢琴、音乐学概论、中国民歌、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学文体与写作、民族器乐概论、大学语文等。第二学年:视唱练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声、西方传统曲式学、戏曲与曲艺等。第三学年:专题理论研究(专业个别课)、西方音乐史、音乐学分析、复调技法与作品分析、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第四学年:专题理论研究(专业个别课——学位论文写作)。2.课程特色音乐学专业的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围绕专业主干课程而设计的两个课程结构模块,一是音乐形态学层面的专业基础课系列;一是分别着眼于感性认识与外围人文学科素养的选修课系列。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特别强调音乐形态分析能力的训练。为适应音乐学专业的特点,《西方传统曲式学》、《复调技法与分析》两课都由我们系的教师(作曲专业毕业,研究方向都在音乐学范畴)承担,其目的在于对音乐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引入音乐史学、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学等多重角度,其好处在于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并向他们提供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方法。再就是通过这些体现多学科渗透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一种综合分析能力,并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树立音乐本体意识,以克服史论学科研习上脱离音乐技术形态的偏差。此外,我们还开设了多种配合上述主干课的选修课,如:中国民歌模唱、戏曲曲艺模唱两课是为概论性的主干课补充感性方面的积累;歌剧名作、交响乐名作、音乐名作欣赏等课,则为两部音乐史作感性层面的补充;逻辑学课则为学生的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提供思辨训练;古希腊哲学、德国哲学、诗化哲学、东西方文化比较、中外文学名作选读、司空图与二十四诗品等课则为学生拓宽专业视野,补充各种必需的人文知识。以提高它们的整体素养。3.教学特色作为专业个别课的《专题理论研究》,我们从第三学年(三年级)开始为每一学生安排了指定教师,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在这两年的个别课中,第一学期为教师与学生的磨合阶段,教师通过与学生近距离的交谈,了解学生的个性与兴趣意向,进而引导他们进行有特定目的的广泛阅读,并通过一系列的不同文体写作训练他们的文字,掌握写作的学术规范,此外,期末让学生提交一篇10000字以上的期末论文,并在系里组织的“期末论文陈述”活动中扼要地介绍自己的论文,由系里集体评定,作为该学期的主科成绩。第二学期写作量逐步增大,也提交期末论文并在报告会上陈述。此外,第二学期末要求学生提交一个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经系里集体讨论,帮助学生确题。第二年(四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材料,与阅读材料,修订写作提纲,并开始指导学生写作,每周检查写作情况,并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期末仍然要提交一篇期末论文(可以是毕业论文中的某个单元部分)。最后一个学期,要求学生在4月底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5月初指导教师为之通读,并提出修改意见。5月底,毕业生进行论文答辩,由全体教师评定成绩。毕业论文的规模要求不少于一万字。毕业论文都有指导教师鉴定与系鉴定文书。在两年的个别课指导过程中,学生除了指定教师外,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可以临时跟从其他教师学习。事实上,在授课中,我们更多的是利用系内教师多学科、多专长、人际关系融洽这一有利条件,实现交叉授课。就像《音乐学概论》授课一样,由多位研究领域不同的教师分段承担。这种教学方式,其长处在于指导教师有一个连贯的时间,引导与帮助学生从广泛阅读到初步选题,再经过第二轮深入阅读与确题、写出提纲到实施写作。这样一个完整的长时段的跟踪过程,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如何面对特定课题的方法模式,使之积累研究经验,进而有助于他们日后的独立操作。三、教学成果自1998年9月音乐学系招收第一届学生(学制五年,2004级始改学制为四年)以来,至今已历10届。已毕业的学生有6届。从音乐学专业的特殊性来看,我们不大可能像其它表演专业的学生那样在有限的几年学习中通过参加各种音乐比赛或公开的音乐会来展现教学成果。再说,这一专业的学术属性也决定了没有十年二十年的专业积累,是不可能在某一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显然,这里容不得急功近利。我们的教学成果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的学位论文上。从目前先后毕业的45位通过论文答辩,并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来看,他们能较好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选题与写作,并能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大致学会如何面对一个研究课题,和实施研究的所有环节。在选题上,他们分别涉及:西方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民族学各学科(详见历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正本)。国家级学生论文获奖情况1.费尔真(2003届)的毕业论文《朴素的抒情与别具深意的谐谑—解读普罗科菲耶夫》获得“中国西方音乐学会”首届“优秀学生论文三等奖”(2005年,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黄虹)。2.祁斌斌(2004届)的毕业论文《的音乐学分析》获文化部与“中国音乐史学会”等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本科组)“三等奖”(2006年,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邓希路)。3.祁斌斌的音乐批评论文《史学风范可赞,学术规范可弹:评金梅著》在首届“人音社杯”全国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活动中荣获“书评荣誉奖”(2004年,指导教师—邓希路)。音乐学系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情况目前在6届毕业生45人中,先后有祁斌斌(2004届)、戴华丽(2003届作曲专业兼修音乐学的双专业学生)、刘雅新(2004届)、郭瑞麟(2004届)、刘健(2007届)、李上(2007届)、吴娟(2007届)等7位同学分别考进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其中祁斌斌同学在完成硕士学位之后,今年又直接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陶宇(2006届)考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音乐学院攻读音乐学硕士学位。此外,还有黄芹、刘欣辛、谭哲昕3位毕业生分别在德、奥、法三国音乐院校攻读硕士学位。除了部分毕业生继续准备考研之外,全部毕业生均就业。其中,郑敏茵推选担任中山电视台政闻与文化节目主持、吴玫玫同学考上公务员就职于江门市文化局、陶乐同学就职于兰州部队战士歌舞团,在各类高校任教的同学还有:廖成霞、段小蕾、曾冠桃、欧卫子、廖曼宏、陈昀、胡舜方。四、音乐学系以外的教学工作目前,音乐学习除了本系专业学生的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全院本科各专业的音乐史论类公共课的教学,已开设的课程有29门:必修类中国古代音乐通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通史民间歌曲中国民族器乐概论戏曲与曲艺音乐岭南音乐概论潮州音乐概论音乐美学复调音乐与分析西洋传统曲式学艺术概论大学语文选修课西洋歌剧概论交响音乐名作音乐名作欣赏20世纪西方音乐文化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音乐文化古希腊哲学诗化哲学德国哲学逻辑学东西方文化比较民族乐器演奏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说唱戏曲音乐风格模唱中国民歌风格模唱中外民间歌舞音乐欣赏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五、岭南音乐研究岭南音乐研究作为本院重点扶持的研究方向,多年来在全体教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初见成果。更可喜的是,在本系教师的引导下,几年来在读本科学生中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选题也日渐增多。具体分列如下:教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专著:陈天国:《潮州古谱研究》(陈天国、苏妙筝编著,花城出版社2002年出版)。《潮州音乐》(陈天国、苏妙筝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潮阳笛套古乐研究》(陈天国、苏妙筝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国梵呗·香花板》(陈天国、苏妙筝编著,花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论文:陈天国:1.《潮州细乐》2002年7月在汕头民间音乐会发表《关于地球音乐与声能音乐的概念》2002年《广州音乐研究》2.《潮州佛乐南海赞》为汕头市文化局撰写《潮州古谱研究》(上、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一、二期3.《谈罗九香先生对客家音乐的贡献》(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4.《地球音乐与声能音乐等概念的树立及其意义》(星海音乐学院)2004年第一期,此文入编《中国专家学术成果通鉴》5.《轮音乐的躯壳和灵魂》(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潮州禅和板佛乐考源》《人海灯》2004年11月7.《潮州音乐的历史》《潮州日报》2006年6月7日王少明:岭南音乐人物访谈:1.《后现代主义.民族音乐.岭南音乐——访展·爱伦教授》刊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访余其伟》刊于人民音乐3.《永远漂泊的缪斯——访黄锦培教授》刊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4.《以“问题意识”研究岭南音乐——访冯光钰教授》5.《筝艺映古音、仁智启百世——访饶宁新教授》6.《心安即是家——访甘尚时教授》周凯模:《广东排瑶“歌堂仪式”音声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答辩委员会通过。(2007)《客家音乐文化与本土传承论纲》,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第1期。罗小平:《在美的创造中,让音乐再生——析广东音乐名家余其伟的音乐表演美学观》(《黄钟》2003第4期)获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王沥沥:《赣剧两路高腔唱腔音乐比较及其源流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赣南采茶戏的曲调来源与客家民系形成历史之关系》《赣剧两路高腔曲牌结构分析》《赣剧两路高腔曲牌与腔调的关系研究》《赣剧两路高腔不同音乐特点比较及其源流分析》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陈天国:2002年9月参加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中国佛教音乐探研》2002年11月参加罗九香学术研讨会,论文《谈罗九香先生对客家音乐的贡献》2003年10月赴北京参加中韩第一届佛教音乐研讨会,论文《广东佛乐概况》2004年第二届中韩佛教音乐研讨会,因故未能参加,论文《潮州佛乐〈南海赞〉听赏》。2004年5月在星海音乐学院开学术讲座《潮州音乐的特点》2005年5月赴香港参加《岭南音乐学术研讨会》,为特邀代表。2005年9月北京参加中国三弦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三弦音乐的体、相、用》2005年10月厦门参加中韩第三届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佛乐搬上舞台几个有关的问题》王少明:2001年参加罗九香诞辰100周年研讨会2003年参加吕文成诞辰100周年研讨会,论文《后现代主义与广东音乐的创新与发展》2003年参加第一届采茶戏音乐研讨会,论文《后现代语境下的采茶戏的生存与发展》2003年参加第一届广东汉乐研讨会,论文《广东汉乐的文化品味》2005年参加第二届广东汉乐研讨会,论文《承续汉乐香火,依托汉乐精神》2005年参加冼星海逝世60周年研讨会,论文《现象学视野中的冼星海“中国新音乐”》岭南音乐文化传播活动:周凯模:1998年.筹建《岭南音乐文化博物馆》(设于沙河校区)陈天国:1.为乳源县佛学院讲学教工尺谱和乐器演奏(为时二周)。2.为广东省佛教协会组织佛乐团,从招生、教学至2004年9月16日在黄花岗剧院公演,及后录音、录像《粤海梵音》VCD全世界发行。3.为岭东佛学院教学潮州禅和板佛乐,第一期2004年连办居士班,第二期2005年,每期各三个月。4.为广州市中学音乐教师开讲座,讲授“岭南音乐”。5.为韶关佛学院“禅文化活动”组织岭南禅和板佛乐演出一场。6.为中山市佛协筹办义务中医诊所义演组织两个节目,台湾电台现场录像并制碟。学生有关岭南音乐研究的论文选题毕业论文:吴玫玫:《广州白云山“城市广场”音乐活动调查报告》黎晓莹:《番禺地区民间乐社音乐活动调查报告》阮美娜:《番禺区基督教歌曲研究》郑敏茵:《宗江、何东〈小提琴协奏曲“鹿回头传奇”〉的研究》翟玥涵:《冼星海〈中国狂想曲〉中的民间音乐因素研究》李上:《赣南采茶戏〈长长的红背带〉音乐分析和思考》学期论文:古子露:浅析广东番禺的传统民歌与歌舞音乐古子露:浅析佛教音乐文化陈夏杨:潮剧丑角面面观洪洁慧:游神——记乐岛民俗活动(一)刘晰:2000年至今有关“原生态民歌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变异及传播”课题研究综述六、大学城文化环境中的教学与学术交流多年来我系积极利用大学城这种多院校、多学科并存交互的有利环境,分别在教学、研究、出版等方面建立了校际交流,具体情况分列如下:讲学活动罗小平:几年来先后在中山大学、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举行多次讲座与学术报告。2005年起,面向大学城各院校选修课《音乐美学》。王少明:2006年10月受聘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学岛讲堂”讲授《倾斜的天平——音乐人文精神忧思录》。邓希路:2003年,外语外贸大学《文化、科技知识100讲》演讲题目:《莫扎特其人与其乐》。2006年5月受聘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学岛讲堂”演讲题目《器乐作品的音乐内涵》。2005年起,面向大学城各校选修课:《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刘大坚:2006年起,面向大学城各院校《中国民歌模唱》。彭莉佳:华南师范大学,连续7年为本科生开设《教师口语发声学》。连续10年每学期开讲座(每次讲座9—15课时)《发声常识与嗓音保健》。中山大学,先后三次开讲座《怎样使嗓音清亮耐久》。外语外贸大学,连续5年,每学期开讲座(每次讲座3—9课时)《教师的嗓音使用和保护》。广州大学,连续3年为本科生开课《嗓音科学训练与保健》。广东工业大学,先后三次为教师开讲座《教师嗓音使用和保护》。陈天国:2006年起,所开设的两门专业课《潮州音乐》与《古谱研究》均接受大学城中其他学校的学生旁听。校际合作的研究与出版工作几年来由于大学城的便利条件,校际间在研究与出版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如:1.与广州大学.广州美院等合作编写的《高中艺术》系列教材,本系黄虹、邓希路、闫笑雨、吴丽玲、谢泽慧、张卓等与广州大学艺术学院的王怀坚老师一道承担《高中艺术》系列教材中有关音乐的四个模块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已完成出版的有两册。2.黄虹、吴丽玲、罗小平等老师与广东医药学院合作的有关音乐治疗方面的研究。3.邓希路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合作编写的艺术课程丛书,承担《西方早期音乐》一书的写作,由华工出版社出版。4.吴丽玲、黄虹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项目:中国民族乐器声功率研究。七、今后设想1.为适应目前生源整体素养参差不齐的具体情况,音乐学系拟采取多层次招生的策略,以入学考试为甄别机制,分“普通音乐学”与“研究型音乐学”两档次,前者面针对一般人才培养,后者针对少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日后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以便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大扶持高素质学生的力度。入学后第三年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将个别成绩突出的“普通音乐学”学生调到“研究型音乐学”班上,而原“研究型音乐学”班上的某些学生可能被调整到“普通音乐学”班上。以此形成激励机制。2.调整专业授课方式,分两种方式:一是专业小组课(针对普通音乐学学生);一是专业个别课(针对研究型音乐学学生)。3.补充新学科,纳入专业主干课系列。此外,这对各专业主干课开出更多的辅助课程,以丰富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与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4.争取从本院附中(高中阶段)开设音乐学预备班。5.扩大师资队伍,推进各学科教研梯队的建设工作。6.完成正在进行中的“音乐学教材系列”的撰写工作。·音乐学系未来五年学科发展,办学思路与教学改革设想·音乐学专业的教育理念简述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