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从1953年建系之初,在首任系主任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刘文晋先生的辛勤努力下,聚集了如宋大能、李忠勇、黄万平、黃虎威、高为杰、熊冀华、邱正贵、邹承瑞等著名专家、学者,培养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理论家,如何训田、敖昌群、易柯、李西林、宋名筑、贾大群、管建华、朱时瑞、陈丹布、罗新民等。其后历任系主任有黃虎威、敖昌群、李西林、宋名筑。课程构架与教学体系:作曲系以“出人才,出作品”为目标。设有作曲、作曲技术理论、基本乐科(视唱练耳)、指挥四个教研室。以作曲专业课为核心,依托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法、视唱练耳、指挥法以及近现代音乐理论等课程,构架起全院附中、本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创作、表演等多层次教学体系。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专业技能的音乐创研人才和实用型复合人才。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由现任在聘教授宋名筑、石小涛、胡晓、杨晓忠、陈大苍、邹向平、杨新民、肖岗、郭龙、陈景渝、高畅,留日博士郭元、留美博士胡小鸥,以及二十余位副教授、讲师等中青年教师和外聘专家教授,共同建立起一支集“教、研、创”综合能力和高学术水准的创新学术团队,承担了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建设项目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的科研、创作任务,其专业研究方向涉及到民族音乐、欧洲传统音乐和近现代音乐理论研究与作品创作。学科建设具备了国内同等高校一流的水准和规模。鉴于其具备的综合实力,2010年被国家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计划。学术成果与交流平台:几十年来,通过历届作曲系师生的不懈努力,可谓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师生所创作的作品以其所具有的鲜明风格特点和高超学术水平,在国际、国内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如得到国家认证的国家级奖项“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金钟奖”、“二十世纪华人经典”、“教学成果奖”和国际知名作曲比赛奖项等几十余项。在作曲技术理论研究上,也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特色在国内外学术论坛获得高度评价。2003年创办国内第一个国际性学生作曲比赛——“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每年一届),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参加了该项赛事。鉴于其在新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和在新音乐作品推广方面所做出的成绩,2007年被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吸收为会员单位,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加入该协会的唯一学术团体。以此为起点,和十余个国家的专业学术机构、院校建立起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展演,进一步扩大巩固了作曲系在国内外的影响和辐射力。展望未来,全系师生将一如既往地继承发扬作曲系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在特色专业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倾注我们的才华和汗水,奉献我们全部的才智和心血,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