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原名土木工程系,2004年9月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1980年开始招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现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现有教职工107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教授8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6人,讲师37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63人,占专任教师的68.5%;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设有土木工程(分为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城市规划、建筑学(分为建筑学和景观学两个专业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工程管理5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两个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且土木工程专业2007年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岩土工程学科梯队为省级领军人才学科梯队。设有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建筑学实验室、城乡规划管理实验室和计算机综合实验室。设有土地规划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所和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及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近几年,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著作和教材30余部。主持完成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建设成《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省级精品课,并且建成校级精品课5门,优秀课4门。近几年来,学院率先在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进行“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规划师、建筑师业务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以“4+1”人才培养模式为先导,在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积极推进“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大力发展以东北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为核心的岩土工程学科、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学科,积极推进矿山岩体稳定性控制、防灾减灾、边坡稳定性监测与控制、寒地城市问题、寒地人居环境与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扩大为地方经济服务领域。近年来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等多项,独立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国家住建部项目、省重点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振兴老工业基地重大科技项目、省骨干教师项目及其他各类课题60余项。其中“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获得2000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低焓地热工程建设技术”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地区滑坡预测预报系统”获2004年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库区巨型古滑体稳态预测预报及信息化选址技术”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维复杂空间目标集成建模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06年度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事故预防的行为策略及其在煤炭企业中的实证研究”获2008年度国家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基于滑动力变化的矿山滑坡灾害远程实时监测预报系统”获2012年度国家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我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引导教育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平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几年来,共指导学生发表论文34篇,学生科研立项100余项。组织了大学生工程实践教学汇报展览、桥梁设计展、富恒杯建筑设计竞赛、校精英杯辩论赛,鹿鼎杯足球赛、新生体操比赛等校内外素质教育活动200余项。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在参加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大赛中,我院获得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综合社会实践优秀奖2项、佳作奖3项。我院拥有省建设厅评估认定的二级建筑类培训机构资质,共培训全国建筑工程造价员和工程质量检查员达2280人次。有200余名学生考取了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以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等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3%以上。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