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始于1979年,前身是硅酸盐工艺专业,现有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和复合材料六个专业。经三十多年来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较为完备的教学条件,在同类专业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毕业生社会声誉好。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3年作为国家教委首批高等工程专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时称硅酸盐工艺专业),1997年被教育部授予“有特色专业”。2006年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8年被江苏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有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新材料与江苏沿海工程建设省级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环保装备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交通工程材料检测中心等科研与测试机构,生态环境材料创新团队于2008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青蓝工程”优秀创新团队,2008年5月材料学学科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2月被教育部列入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我院现有在编教师总数6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博士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江苏省教学名师”1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名。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和常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11人,教师队伍的高级职称比例和高学历比例名列学校前茅,处于同类高校的先进行列。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结构合理、富有生机活力、具有发展前景的师资队伍。近年来,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4门,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本科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考研率在全校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学院二十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近四千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在社会各条战线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母校赢得了莫大的荣誉,几年来材料工程学院学生考研的绝对数和相对数也始终处在全校的前列。学院科研条件优越、基础扎实、队伍整齐、成果突出。拥有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于2002年被江苏省交通厅确定为交通工程专项试验室,具有从事各类建筑材料检测资质,现已成为盐城乃至苏北地区重要建筑材料检测机构之一。另外还建有盐城市纳米材料与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研究平台和盐城市环保装备技术服务平台。材料实验中心下设有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等14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2364平方米。拥有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QUANTA20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NEXUS670)、X-射线荧光光谱仪(ARLAdvantXP)等先进大型设备。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学科团队建设。“材料学”作为学校最早确立的三个重点学科之一,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建设实验室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应用开发研究。确立了低环境负荷材料、功能环境材料和特色资源化材料三个研究方向,形成了三个研究团队,努力以利用固体废弃物及沿海资源为基础,在研究与开发优良环境功能的材料方向上形成优势和特色。近几年来,学院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学院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对外科技服务水平。与张家港一达集团、江苏苏华达有限公司、江苏威特集团等诸多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取得重要成效。学院与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常州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兼职研究生导师11名,在我校开展论文工作的硕士研究生累计50名。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有3名教师去美国、加拿大作高级访问学者,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滑铁卢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的关系。材料学院优良的育人环境、铁的作风纪律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以铁的意志、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品质,扎实的理认基础,超凡的实践动手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和好评,一大批校友经受住了艰苦的考验,取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走上了企业技术和行政领导岗位,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为学校赢得了莫大的荣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目前全院上下紧紧瞄准学校第二、第三步发展战略,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创建全校唯一的省级特色专业、创建全校首批硕士授予单位、创建全校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势学科为龙头,狠抓制度与作风建设、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狠抓学风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使各项工作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绩,为实现材料工程学院新的跨越式发展、将我院各专业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全校一流的品牌特色专业而努力奋斗。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