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系是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1973年恢复办学以来一直设置的教学部门,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规模从最初的水工组、水工科,发展到目前的水利系,并于2004年进行了专业系部重组,由原来的水利系发展为水利工程系和土木工程系。多年来,水利工程系以其优良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被社会誉为“广东水利人才的摇篮”,在广东水利行业有着较深广的影响。目前,水利工程系开设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方向)、工程测量技术(计算机测绘方向)、工程测量技术(水利市政方向)、水政水资源管理、给排水工程技术(城市供水及水处理工程方向)、基础工程技术(水利市政方向)和港口航道与治河工程共9个专业及方向,在校学生1792人。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于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水利部示范专业。近年来,水利工程系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构建并实践了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融合专业特点,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同时,我们紧贴水利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专业方向,实现了“大专业、多方向”的专业办学模式。积极倡导并实践了讨论式、案例式、以工作任务、工程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改革成果显著。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三十多年的办学经历,使水利工程系有一支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4人及教辅人员14人,专职政治辅导员6人。副高以上职称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4人、高级工程师11人(其中2人为双职称);中级职称24人,其中讲师17人,工程师7人(其中2人为双职称)。博士6人、在读博士10人、硕士29人。专任教师中相当部分人员取得了注册工程系列的资格或具有实际工程经验,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有45人。同时在相关企业聘请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教学的质量。近年来,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37项,获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获广东省教育软件评审职教和高等教育组优秀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17篇,其中核心期刊31篇,被EI检索5篇;共主编、副主编教材15本,参编教材10本。其中有“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专业教师中,目前有1人担任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副会长,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担任测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4人担任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研会各专业组、课程组组长,有2人担任广东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和理事,1人担任广东省水利发电工程学会理事和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水利工程系具有较为完善的校内系列实验实训场,包括水工设计实训场、防汛抢险模拟实训场、飞来峡教学实训基地以及与广州中冶正元测量工程公司、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的测绘数字化实训中心等。实验开出率达100%,初步形成了模拟仿真的职业情境,满足了学生在校内开展实训教学的需要。2008年,我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被评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我院是广东省唯一的水利类高职院校,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系与广东省水利行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依托广东水利行业,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包括国家一级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广东水电二局股份公司、广东惠州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国家甲级水电建筑设计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等,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水利工程系充分利用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科研、工程项目设计,不断扩大教育培训规模。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了“西藏林芝地区水利‘十一五’规划及其水利建设项目立项研究”等30多项科研课题,参与了“流溪河堤围整治监理工程”等12项生产设计项目;承担了面向广东水利行业的非学历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广东省水利系统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必修课培训以及水利行业特殊工种技能竞赛培训40多期,培训人员3192人次;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37期、鉴定7763人次。其中专业教师参与的“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项目获“200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和“2004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由专业师生共同完成的“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及扶持规划外业调查”项目得到国家水利部的高度评价,参与项目的学生集体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借助学院腾飞之际,水利工程系正计划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促进水利工程系的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周卫民